共情抗疫,携手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时间:2020/3/10 12:13:44 来源: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官网
周边地区是我国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与我们山水相连,唇齿相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以外确诊病例最多的五个国家都在周边,对疫情感同身受。人类是命运休戚相关的共同体,战胜疫魔唯一的办法就是守望相助,共克时艰。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习近平主席亲自指挥,建立举国体制,全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用中国力量筑起了控制疫情蔓延的牢固防线,用中国速度为其他国家防疫争取宝贵时间。“患难见真情”,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周边国家纷纷以不同形式声援帮助中国抗疫,在日本汉语机构捐给武汉防疫物资上写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更是感动了无数国人。灾难面前,中国与周边国家同舟共济,体现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我们周边已经落地生根,“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多赢共赢的思维方式正在取代以邻为壑、零和博弈。经此一疫,周边命运共同体理念必将更加深入人心,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与周边国家水乳交融
中国有14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交通运输技术不断发展,中国与周边国家经贸、科技、文化、人员等各领域交往日益密切,中国-东盟自贸区及升级版、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亚欧会议、亚信会议、博鳌亚洲论坛、澜湄合作机制等一系列区域经济合作机制、论坛建设日趋完善。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是开启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合作共赢的新阶段,沿线周边国家积极响应,多个示范项目进展顺利。中国“亲诚惠容”的周边合作理念和注重实际、不拘泥于形式的合作项目正在给周边地区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安全感。习总书记曾真诚地表示“中国愿为周边国家提供共同发展的机遇和空间,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远亲不如近邻”,经过几十年的深耕,中国与周边国家已经成为水乳交融、命运相依的共同体。
共情抗疫,中国与周边国家守望相助
疫情袭来,不仅是中国,周边国家也面临困难和挑战。除自身疫情防控压力外,金融、旅游等服务业受到一定影响,区域内供应链受到扰动。根据东盟与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的报告,由于中国防控疫情采取严格管控,东南亚和日韩等国的旅游业受影响较大,经贸上,东盟和日韩都是开放型经济体,深度依赖由中国联系起来的区域经济和全球产业链,短期内也会受到波及。但该报告也明确提出,这些影响都是暂时的,随着疫情结束,中国对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需求的反弹会促使地区制造业迅速回升。
在此关键时刻,周边国家并未成惊弓之鸟,更没有袖手旁观。柬埔寨首相洪森临时改变行程,专门对中国进行访问,体现患难真情;泰国总理巴育亲自录制视频,为中国打气;巴基斯坦总理表示将举全国之力,调集所有库存向中国提供抗疫医疗物资;韩国驻华使馆挂出写有“中国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字样的标语,韩新任驻武汉总领事“逆行”履新;俄罗斯动用专机向中国运送物资,外交部发言人用中文为中国加油。一时之间,几乎所有周边国家都通过各种方式与中国一起共度难关,“亲望亲好、邻望邻好”的命运与共精神给抗击疫情的艰难增添了满满的正能量和温情。
坚定不移,携手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患难之时伸出援手是日积月累的情谊沉淀,源于中国与周边国家交往秉持公道正义、坚持平等相待的正确义利观,源于中华文明“贵兼济、不独善”、协和万邦的国际观,源于我们多年坚持的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更源于“一带一路”建设以来,中国为周边国家办的桩桩实事。习近平主席指出,“一带一路”倡议的首要合作伙伴是周边国家,首要受益对象也是周边国家。我们利益与共,自然也会命运与共。
周边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始发之地,也是关键之地、示范之地。这次新冠肺炎抗疫,就是一次运用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互帮互助的生动实践。未来我们更应深耕周边,着力推进命运共同体在周边开花结果。一是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在周边务实合作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夯实与周边国家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为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坚实利益基础和民意基础;二是继续深化各种机制建设与合作,为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良好沟通渠道和制度保证;三是丰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实现路径,为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和谐的舆论环境;四是加强理论建设,充实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精神内涵。(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 贺熙琳)